村名來由
梅林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,早在明朝宣德年間,黃氏始祖進成公就從呈祥遷入聚居此地,因此地有楊梅、梅苑、酸梅整片成林,取名為梅林。
歷史沿革
民國二十三年改為實行保甲制度,梅林屬於二十二都,南陽坊、常安里。民國時期實行保甲制度,梅林隸屬吾峰鄉,隴內保,新中國成立後,梅林先後隸屬八區,十一區,霞陵區,蓬壺區。1958年人民公社化,政社合一,梅林隸屬城關人民公社,屬吾頂大隊。1961年全縣重新劃為二十二公社,梅林獨立為大隊編制,隸屬吾峰人民公社。1984年,體制改革,政社分開,改梅林大隊為梅林村。
地理位置
梅林村與縣道社湯公路11公里+500米路段相連,與鄉道高梅公路連通。本村與90年代後全部連通各個自然村水泥路。東鄰吾西村,西蓬壺湯城,南吾頂村,北蘇坑鎮。1982年前大隊部設在梅林堂,1981年新建大隊部辦公樓,於1982年冬遷入新大隊部。
土地面積
全村區域面積15平方公里。下轄:冷水亭、後吳、蘇田、水堀垵、對山墘、蕉林兜、上治、下治8個自然村。
人口狀況
共有13個村民小組。全村620戶,2500人,其中外出經商勞務300人。
物產經濟
梅林村現有耕地面積900多畝,數年來開墾荒山,耕作水稻,種植柑桔、枇杷、茶葉等經濟作物,不斷增加收入。梅林村海拔500公尺,平均溫度18.5攝氏度。
主要景點
轄區內有華地宮、爐美宮、梅林堂峰紀念地。
華地宮:約公元1910年,從蕉林兜下池宮遷徏到下治始建華地宮,文革期間被毀,1985年重建未裝修。建在下治自然村北角水圳池山下,下治地名原稱華地鄉,遂稱華地宮。華地宮主要供奉三代祖師,王史大使等眾多神佛。因三代祖師公佛顯赫,有求必應。為境內外善男信女排憂解難,化凶為吉,祈佑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聞名遠播,吸引信士前來禮拜。
爐美宮:巍然聳立的福聚山麓,奔流不息的爐美宮溪畔,有一座小宮殿式建築物,名叫爐美宮。宮內左殿供奉著通義尊王,中殿供奉著保生大帝;右殿供奉著張公聖君,雷霆元帥以及林公聖侯之尊諸佛。歷年農曆三月初六氏境主公生日,從初一到初六,黃、梁、陳、何、呂五姓輪流為境主公上壽。當值的家家宰牛羊,戶戶蒸糕粿搭台排演影戲,放煙花爆竹,夜以繼日,煞是熱鬧。由於爐美宮香火長年不衰,施主絡繹不絕,還有許多高規格的佛事禮儀活動,梅林村也因此聲名遠播。今日的爐美宮,金碧輝煌,莊嚴肅穆,將永遠成為人們嚮往的朝拜聖地。
梅林堂:黃氏祖厝-梅林堂。坐落於桃源龍鯉境內的福聚山麓,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,早在明朝宣德年間,梅林黃氏始祖進成公就從呈祥遷居此地開基繁衍。因此地梅花,楊梅樹樅整片成林,取名為梅林。梅林堂是黃氏先祖(十三世祖)恰齋公重新修建,作為供奉先祖,族人議事的重要場所。初建的祠堂背靠福聚山,坐醜向未兼艮坤。民國三十年(公元1941年)秋,改為坐癸向丁兼醜未重建。梅林堂重建至今已歷半世紀有餘。隨著歷史沿革和歲月滄桑,梅林堂可謂千瘡百孔,破損不堪,於2001年7月旅居台北市的族親捐資,多方集資重修建梅林祠堂。